成都蓉城主帅“炮轰事件”揭开中超乱象
近日,中超联赛再次因场外风波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除了韦世豪成为热议人物外,成都蓉城主帅徐正源公开指责俱乐部管理层的消息也引发了广泛关注。上海《东方体育日报》对此发表评论,认为目前的矛盾背后隐藏着中超普遍存在的问题:前任管理层的“不负责任”承诺将后任管理层推向风口浪尖,而这种乱局或许是中超独有的现象。

据悉,徐正源与成都蓉城之间的矛盾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俱乐部未能履行合同中明确的条款,核心问题在于一份“4+3”合同——即只要球队获得亚冠名额,徐正源的合同将自动延长三年。然而,这一约定并未被落实。此外,在俱乐部的日常管理中,沟通不畅以及对教练事务的干预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关系紧张。例如,徐正源不仅在引援决策上被剥夺了话语权,甚至在球员管理事务上也受到掣肘。
成都蓉城新一届俱乐部管理层迟迟未与徐正源续约,背后则是更复杂的现实困境。俱乐部当前正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与此同时,徐正源提出的更高年薪要求也成为谈判僵持的障碍。值得注意的是,徐正源的现有年薪本就位列中超顶级水准,这无疑让财政紧张的管理层更加难以兑现双方的新合同。
这一矛盾的深层原因可以追溯至中国足球“虚火最盛”的金元时代。在金元足球逐渐走向崩盘前,部分俱乐部大手笔投入,不惜许下难以兑现的承诺。而随着时代更替和财务难题的现实压境,这些激进操作的隐患逐渐浮出水面。在成都蓉城的案例中,早期管理层的高风险操作直接导致了如今管理层不得不面对的后遗症。俱乐部的主体背景更让合同执行变得困难重重,这正是矛盾爆发的症结所在。
事实上,成都蓉城并非中国职业联赛中唯一一个遇到类似问题的俱乐部。评论文章警告,随着资源的持续紧缩,此类原本隐藏的矛盾和隐患在中超及中甲联赛中可能会愈发普遍。引人深思的是,这种因短期利益冲动而产生的乱象,很大程度上算是中国职业联赛的“标配”。

归根结底,这场风波让人们再次认识到:在资源充裕时盲目挥霍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中国足坛若想真正健康发展,俱乐部需要在管理与投入上更为理性,避免步成都蓉城后尘,陷入由过往错误决策引发的困境。或许,这不仅是蓉城的教训,也是整个中超乃至中国职业联赛需要面对的深刻反思。